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社区养老防骗专项活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社区养老防骗专项活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关于做好留守老人防诈骗的通知?
、小恩小惠是陷阱 远离***保平安!
养老***不难防,不贪不给不上当。
、坚决打击养老***犯罪,铁腕守护人民财产安全。
养老投资需谨慎,“高额回报”要小心。
提高老年防骗“免疫力”,用心守护爸妈“钱袋子”。
二要注意保密,千万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。无论什么情况,都不要向对方透漏自己和家人身份、存款、账号、***密码等重要信息资料。
三要保持清醒,千万不要贪图小利占便宜。相信天上不会掉“馅饼”,克服贪欲的心理,看好自己的钱袋子,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、免费旅游、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,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,防止落入***分子的圈套。
四要多看多思,千万不要遇事慌张轻易决断。平时多读书、多上网、多看电视,多接触一些社会信息,公安机关、媒体都会不时地发布一些防骗技巧,揭露一些***新招,只要你及时掌握信息,就能提高自己防骗意识和能力。遇事冷静,推迟决断,多商量,多思考,谨慎做事,避免上当。
走村入户解民忧,发现线索巧破案,新野城郊战区走访群众破获2起***案, 你怎么看?
这有点像以前的微服私访,想破案就要发动群众。是值得学习推广。现在好多骗子到城郊到农村行骗,买什么保健品,药品、保健器材等,什么磁疗手镯化公磁***等,他们有一套路子,把产品美化的无所不能,再用一些伎俩比如先免费啦赠送啦、今天让你花小钱买明天退款等等,专门骗老头老太太,忽悠几天买些贵些的东西差不多就不见踪影了。好多老人自己吃穿都不舍得花钱却花大钱买那些过没用的东西,过几天他们也是后悔不已还不好意思声张。如果多下乡巡访,给群众举报电话,再多做些防骗宣传等,骗子肯定会有所顾忌,老人的养老钱也会少损失些。老人不听亲人的劝说很大可能却听外人的话,就象小孩子不听家里人的话而听老师的话一样。
河南老妈乐等高额返利的不法公司蔓延,为什么这些手段如今还是能欺骗到老年人?
按照“老妈乐”商城的会员体系,一共有五级消费档次,对应五个级别的会员,分别为银卡、金卡、钻卡、白金和翡翠会员。在媒体的暗访调查中,有所谓的“老妈乐”讲师这样向老年人宣讲他们的发财致富经:“咱们1280一张银卡会员,最终给你2000元;金卡是你只要花6400元,最后获利15120;钻卡是12800,最终返31520;白金卡是19200,最终返47920;翡翠是25600,最终返64320。”
以市民潘女士的经历为例,她买的三单银卡,一单需要1280元,每天拿到返利,只要十个月就能拿到连本带利的2000元。而消费25600元的翡翠会员,会在约六个月领到64320元的分红,每天大约能分得130至145元。消费越多,返利时间越短、金额越大。
事实上,这种买卖的真实盈利模式——用后来加入的会员投资,支付前期加入会员的返利——也就是典型的“庞氏***”。
第二,就是为什么这种***模式由来已久,还是会有人受骗?
我认为,主要在于三点:
1.类似于上世纪日本的“渡边太太”,目前中国家庭的财富管理也大部分掌握在女主人手上,老妈乐就是将目光对准了这一群体——手上有一部分闲置资产的中年女性。而这部分中年女性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,社会经验有限,更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。
2.***设置者从女***“买买买”的心理出发,***模式投其所好,吸引了一批受骗者的加入。
3.最重要的还是人性的贪念与侥幸心理。不管时代怎么变,公安机关做多少防骗宣传,人们都更倾向于相信,受骗的一定不是自己,自己选择的并不是***,这一投资项目能保本赚大钱,在贪念和侥幸心理的双重驱使下,受骗者当然层出不穷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区养老防骗专项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社区养老防骗专项活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cckm.com/post/361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