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养老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老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养老院公共卫生应急预案?
为确保敬老院五保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,增强应对突发***的应急能力,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,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,结合敬老院实际,特制定本预案。
一、建立应急组织
(一)成立应急指挥领导组织
(二)成立三个应急小组
二、突发***应急处置
(一)火灾应急处置
一旦发生火灾,第一发现人员要及时向院长报告,并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,同时向镇政府办公室报告,办公室人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,并向县民政部门报告。抢险救灾组负责转移疏散住院老人,及时抢救物品并参与灭火,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尽量控制火势,减少人员伤亡。情况紧急办公室要请求镇医院的医务员到场支援,抢救伤员。火灾发生后,财政所保证灾后恢复建设资金和人员医疗资金及时到位,确保灾后老人的正常生活,把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。
(二)传染病和中毒突发***应急处置
住院老人发生传染病或食物中毒***,第一发现人要立即向院长报告,并向镇***办公室汇报,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指挥救援工作,并及时拨打120急救车,送相关人员到医院救治,食物中毒可先送乡医院抢救,危重人员转送上级医院治疗,尽大努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。
(三)暴力侵害安全事故处置
为随时随地照顾家人、朋友和同事,急救这项技能应有专门机构实地教授培训,你怎么看?
急救知识包含心肺复苏、伤口包扎等,掌握这些急救技能,可以直接地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,
当一个人突发心脏骤停时,如能够在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,抢救成功的可能性最大。 反之,如果超过四分钟不能得到有效的施救,由于大脑缺氧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所以,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,一名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就掌握在第一目击人手里。
标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:
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。
1 意识的判断——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,问:“喂!你怎么了?”告知无反应。
2 检查呼吸 ——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~10秒(1001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…)告知无呼吸。
3 呼救 ——来人啊!喊医生!推抢救车!除颤仪!
4 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,告之无搏动(数1001,1002,1003,1004,1005…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)。
5 松解衣领及裤带
6 胸外心脏按压 两***连线中点(胸骨中下1/3处),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,两手重叠,左手五指翘起,双臂伸直,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(按压频率至少100次∕分,按压深度至少125px,约5cm)。
谢谢邀请!
紧急救治,一项特殊技能,因为主要针对为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群体而被受关注。很多人希望掌握急救知识,学会急救措施,这是很必要也是很需要的。各部门如红十字会、公立医院也在不断努力普及健康知识、普及抢救技能,这也是一项很艰难的工程。
第一因为专业性强,而科普需要讲究通俗易懂,简便易学。这些都是需要针对不一样的人群,不然群众反映不易掌握而不再勉强学习。
第二常需要全面巩固,无论任何技能都讲究熟能生巧,如果只是单纯有印象是完全不够胜任急救的。所以要及时巩固,那就需要常有练习。
希望无论是想学急救的或者教授急救的部门能坚持下去,多与分享,急救不应该片面的只有医生和护士才需要掌握。
急救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,它可以直接地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,这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实践技能的专业知识,在专门机构实地教授培训下,这一知识还需要在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。
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,社会竞争也愈发残酷,人们的脚步也在不停的奔波,不停地在社会竞争中进行奋斗,很多人每天都要面临着巨大压力,在这种巨大压力之下,人们的身体健康普遍也都都受到了威胁。
以医生为例,特别是心脏内科的医生,因为心内科的疾病都非常的危急,并且最佳抢救时间段也比较短暂,因此每次值夜班时都要打起精神,随时准备抢救,有的时候需要抢救一宿,这种工作强度对于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因此,我们会看到很多医生心脏骤停猝死的报道。而心脏骤停也成为了大家经常能遇到的事情,比如在家、在单位、在火车站经常会有人突然因为心脏骤停而倒地不醒,这时,很多人会进行各种急救,其中以心脏按压最为常见,并且这项急救技能的抢救效果也非常好。因此,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掌握它。
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项技能,我觉得专门机构实地教授培训是很有必要的,因为通过专业人员的培训,我们可以更好、更正确的掌握这项抢救技能,因为在人们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时,最佳抢救时机很短暂,如果没有在这个最佳时机进行抢救,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就再也抢救不过来了,这对于每个出现这种意外情况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大家经过专业培训,那么可以在突发疾病状况时做出准确的判断,并实施正确的抢救方法,从而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的几率,这样不仅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,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国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。
欢迎大家留言讨论!
现在的养老院,老人敢进吗?
如果说老年人由于特殊情况不能自理时,现在的养老院大部分还是可以入住的,在入住前需要细致了解一下养老院的资质情况,特别是院服务人员的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状况,为入住做好充分准备。
不请自来,我想我如今最有资格回答,因为我的母亲刚去了养老院。先说我母亲的情况,九十岁,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,某大型国有银行退休,头脑清醒半自理。但因儿孙都忙于家庭和工作,在家深感寂寞,保姆请不理想,频繁更换。自己提出去养老院,然后我们考查了无数个,最后选定一家高档的,半自理全部费用折扣下来9360元,另付押金十万要退。可以试住,她老人家试住三天后立马决定不走了,对各种软硬设施和服务赞不绝口,我们也看出她明显比在家情绪愉快。所以不要道听途说,以后老人去养老院是大势所趋,必然现象,但关键是老人或儿女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随意而安的好性格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老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养老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cckm.com/post/640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