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颍州区养老机构排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颍州区养老机构排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苏东坡为什么选择终老常州?
我觉得这是偶然也是必然,苏东坡当时66岁,流放的岁月催蚀着他的身体、尤其在儋州的艰苦岁月。古代的流放到最偏远的几个角度都是比较严重的惩罚、西到伊犁、东到宁古塔、南到蛮荒之地的儋州。如此的煎熬岁月于常人可能都挺不过来,好在东坡先生在仕途上经历过多次被贬之后、心态也早就淡然,宛如他的豪放派的词一样。事实上也正是被贬各地的为官经历、丰富了他的创作,调整了他的心态。又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蜀人的乐知天命的个性、使得他在各种被贬的生活中整理好了自己的心态,看清了生活本来的模样,来之则安之,是最好的态度。 公园10***年到公元1101年,4年的儋州艰苦岁月已经让这个年老的身体有了很多病症、双腿浮肿,上身燥热、下身冰凉。在被召北归路上途径常州、当地百姓夹道欢迎,他很感动,在好朋友安排下借住在孙氏家。他没有接受弟弟邀约一起养老、而选择了常州,和他身体有关、和他的心态有关,因此我觉得是偶然也是必然
很高兴为你回答!苏东坡为什么选择在常州终老,他其实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地方归根!
苏东坡曾14次到常州,并最后在常州终老。”常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唐星良说起了苏东坡与常州的渊源。
“宋熙宁四年(1071年)七月,苏东坡调任杭州通判。十一月,他乘船沿运河途经常州,这是苏东坡第一次踏上常州土地。”唐星良告诉记者,当时,苏东坡与弟弟苏辙赴汴梁(今河南开封)赶考,结交一批学子,其中就有常州晋陵县人胡宗愈。次年,朝廷宴请新科进士,苏东坡的邻座恰是常州宜兴县的蒋之奇、单锡。听完蒋之奇介绍家乡之美,苏东坡与其定下卜居常州的“鸡黍之约”。
“14次行程中,熙宁六年(1073年)那次经常被常州百姓提起,尽管苏东坡并未上岸。”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副会长邵玉健介绍,那时苏东坡被派往常州、润州(今镇江)赈灾,于十二月下旬至常州无锡县。除夕下午,船抵常州城东,苏东坡下令泊舟。船家大惑不解,因为毗陵(今常州)驿站仅距数里,完全可享受高级的食宿。原来,苏东坡不愿在万家团聚的良辰打扰地方官员,坚持不上岸。“正是那晚,苏东坡写下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》诗两首,咏道‘多谢残灯不嫌客,孤舟一夜许相依’。”
在赈灾半年间,苏东坡踏遍常州所属晋陵、武进、江阴、无锡、宜兴五县,留下众多诗词文章,并萌发了归老常州的心愿。元丰七年(1084年)十月,苏东坡写下《乞常州居住表》,请求皇帝“特许于常州居住”。不料,上表投递扬州官府后石沉大海。苏东坡全家在扬州等待了近月仍无消息,无奈继续北上,年底在泗州(今盱眙),又写《再上乞常州居住表》,并派专人直接送给皇帝。
“苏东坡余生的落脚地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弟弟苏辙所在的许昌,另一个便是常州。他之所以会选择常州,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常州的感情。”常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晓东告诉记者,苏东坡被贬至海南时,常州特意组织乡贤团带着文房四宝、茶叶等前去拜访。而且当时,苏东坡的常州老友钱世雄已借来孙姓人家的宅院,供苏东坡免费居住。
1101年6月,66岁的苏东坡长途跋涉,与全家从海南流放地返归常州,定居孙氏馆,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48天。在苏东坡纪念馆东厢房的木质屏风上,两行字记录了他去世的场景:“宋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,吴越之民相哭于市”。
借助苏老那句话,(此心安处是吾乡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颍州区养老机构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颍州区养老机构排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tcckm.com/post/61028.html